當前位置: 壩上草原旅游網 >> 壩上草原景點 >> 木蘭圍場景點 >> 紅山軍馬場景區 >> 紅山軍馬場(烏蘭布統)簡介
[來源:壩上草原旅游網] [編輯:草原風] [瀏覽:次]
北京軍區紅山軍馬場,建于1964年8月,主要擔負邊防部隊軍馬供應保障任務。四十多年來,紅山軍馬場向部隊輸送了15000余匹軍馬。2002年,紅山軍馬場先后被全國綠化委、國家林業局和全軍環綠委確定為“全國草原生態保護示范教育基地”和“全軍生態環境保護示范教育基地”。(1991年,國務院審定公布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屬世界遺產單位避暑山莊外八廟風景名勝區的一個分景區。)
紅山軍馬場位于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世界地質公園)西南端的烏蘭布統古戰場核心區(烏蘭布統為蒙語,漢語的意思為紅色的壇形山,實指大、小紅山,紅山軍馬場由此而得名)。南與河北省賽罕壩機械林場接壤,北與渾善達克沙漠為鄰,總面積41.3萬畝。北距克什克騰旗110公里,南距圍場縣105公里,距承德230公里,距北京468公里。
紅山軍馬場境內有優質19.1萬畝,森林8.6萬畝,沼澤地3.2萬畝,水域0.3萬畝。有吐力根河、紅松、煙子窯、沙樹柏、老鴰店五條河流,是灤河的主要發源地。廣闊的草場,浩瀚的林海、和清澈的湖泊,使這里變成了河的源頭、云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這里是人們休閑娛樂的最佳場所,也是得天獨厚的避暑勝地。
紅軍馬場現有人員1128名,其中,軍人干部5名,戰士6名,職工282名,家屬子女835名,現存欄馬1000余匹,牛羊10000余頭(只)。
紅山軍馬場位于大興安嶺余脈和陰山山脈交匯處的壩上地區,蒙語稱這個地區為塞罕達巴罕,漢意為美麗的高嶺,也有許多人稱為塞罕壩。軍馬場屬典型的丘陵式草原,平均海拔1500米,年平均氣溫1℃,最高氣溫32℃,最低氣溫-43℃,屬大陸季風氣候。境內土質肥沃,雨雪適中,水草豐盛,全場共有植物680種。主要樹種有白樺、山楊、柞樹、山丁子樹、山葡萄樹等,有“生物基因庫”、“活化石”之稱的沙地紅皮云杉3000余株。灌叢以虎棒子、映山紅、山玫瑰等為主。盛產蘑菇、黃花、蕨菜等純天然食品。有芍藥、柴胡等名貴稀有中藥材358種,有“一步踏三草,草皆是藥”的說法。觀賞植物主要有野菊、黃花、干枝梅、金蓮花等。有各種動物40余種,主要有馬鹿、黃羊、狍子、野豬等。
歷史上,這一帶是清朝木蘭圍場72圍之一的圖爾根伊扎爾圍場所在地,也是蒙古族的重要游牧區。清朝歷代皇帝每年秋季都在這里舉行“木蘭大典”??滴踉诖似蕉ǜ馉柕づ褋y,著名的烏蘭布統之戰就發生在這里,留下了“將軍泡子”、“清康熙舅舅佟國剛墓”、“熙水泉”、“十二座連營”等歷史遺跡。另有橫立山、喇嘛山、攪泉祈雨等傳說。
紅山軍馬場風景優美,景觀獨特,素有歐洲風光之美譽。夏季,藍天白云、綠草茵茵,氣候涼爽,是觀光旅游的好季節。秋季,植被五顏六色,多姿多彩,是攝影家獵取的目的地。冬季,銀裝素裹,白雪皚皚,是滑雪愛好者的理想場所。近年來,許多影視劇組也把這里作為外景拍攝地,《還珠格格》、《三國演義》、《康熙王朝》、《漢武大帝》等60余部電視劇外景在這里攝制完成。
紅山軍馬場優美的環境和獨特的風光吸引著國內外大量游人到此觀光游覽。她已成為一顆璀璨的“草原明珠”。